“消失的名菜”再开新篇,“粤咏诗宴”让菜式更有文化味|当前看点

金羊网   2023-05-20 15:01:19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李明晖

图、视频 / 主办方提供


(资料图)

5 月 19 日晚,广州博物馆在镇海楼展区举办 " 万物如诗美好欣生 " —— " 镇海楼文创之夜 " 暨 " 消失的名菜 " 第三季粤咏诗宴发布仪式,展示该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最新成果,构建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成果。

当晚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激越清朗的少年诗歌朗诵,再现屈大均、陈恭尹、丘逢甲、康有为、廖仲恺的诗心志意;原创话剧《六百载风雨镇海楼》让朱亮祖和彭玉麟跨越时空相遇,镌刻家国情怀的名联熠熠生辉;《消失的名菜》新书发布,实现了文物从纸面到餐桌再到书籍的轮回与重生;第三季 " 消失的名菜‘粤咏诗宴’ " 正式发布。

《消失的名菜》新书发布

2020 年起,广州博物馆着手打造 " 消失的名菜 "。随着第一季、第二季以及 " 消失的月饼 "" 消失的点心 "" 消失的饮料 " 等系列项目发布," 消失的名菜 " 已逐渐为市民所熟知。该项目将民国菜单、菜谱、广告单等活化利用,实现从静态展示转变为餐桌上实实在在的菜品,创造性地让封存在博物馆的文物 " 复活 " 成现实可感可尝可观的舌尖风味。

《消失的名菜》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包括:" 缘起:从老菜单里引发的思考 "" 溯源:博物馆里的广州味道 "" 在地:食在广州的近代往事 "" 寻味:从纸面到餐桌 "" 情味:菜单里的广州精神 "" 融合:从名楼名菜中读懂广州 "。

展示粤菜 " 好文崇史 "

2023 年,广州博物馆继续携手中国大酒店,推出 " 消失的名菜 " 第三季 " 粤咏诗宴 ",为该品牌再开新篇。据介绍,本季灵感源自民国传统粤菜中的雅致菜名,这些菜名采用了象形、谐音、意会、用典、一语双关等文人笔法,有的还融合了不同季节时令的风物和意象,风雅异常。每款菜式还根据食材的意蕴和形态赋诗一首,以诗情画意开筵入馔,品味舌尖上的风花雪月,彰显粤菜文化中不但有世俗繁华,还有好文崇史的一面。

其中,前菜:" 大有格局 ",融通古今,其盘外方内圆,一盘八味,囊括烧、卤、煎、炸、蒸、烤、熏、炒八种基本手法,展现传统粤菜烹饪的精华,其形其名也呼应了当下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格局,呼唤大胸怀的时代声音。前菜 " 大有格局 " 配诗曰:" 素盘方且正,其上呈八珍。不辞肴味薄,举案已先登 "而菜式 " 乳燕新浴 " 是本季菜品中寓传统于创新的代表之作,脱胎于传统粤菜当中的 " 凤吞翅 ",创新改作 " 鸽吞燕 ",即以鸽代鸡,以雪耳和火腿替代鱼翅。其汤汁雪白鲜甜,乳鸽似初新出浴,形神俱佳。

虚拟服务拓展文创边界

基于历年在文创领域的摸索和实践,广州博物馆深化了对博物馆文创的理解,编撰完成《从文创到生活——广州博物馆文创》一书。该书将该馆的文创产品分为 " 研究 "" 重塑 " 和 " 服务 " 三大类,不但对广州博物馆的文创成果第一次做系统梳理,而且还对何为博物馆文创进行了再探讨,将虚拟的博物馆文化服务产品也纳入到文创的概念之中,大大拓展了博物馆文创的概念内涵和边界。博物馆文创不仅可以是市民实际使用的各式心头 " 好物 ",还可以是一次次美好的历史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

活动当晚,主办方还公布了 " 读懂广州 " 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文创设计大赛的获奖名单。该活动立足 " 百件文物读广州 " 展览中的广州四大文化品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创设计理念,让市民大众成为博物馆文创的使用者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创造者。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