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等23个地区成为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至今已近1周年。
气候投融资是应对气候变化、完善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2021年12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正式开展。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气候投融资试点旨在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明确建立健全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要通过法治方式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密云作为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首都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资料图)
在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即满1周年之际,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齐力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他介绍,密云区作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全市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区,应该发挥区域优势。密云印发了《北京市密云区气候投融资试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减污降碳、扩绿增长、金融创新、科技赋能、全民参与5项行动和16项重点措施。
出台密云气候投融资试点行动计划
《21世纪》:密云区作为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近1年来在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方面,做出了哪些尝试?
齐力:在气候投融资方面,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将气候投融资试点纳入重要议程。今年印发了《北京市密云区气候投融资试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十个一”系统工作思路,提出实施减污降碳、扩绿增长、金融创新、科技赋能、全民参与5项行动和16项重点措施,推进试点建设,助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
我们坚持多元行动。坚持试点先行,行业牵头,点面结合推进,开展多领域示范创建工作。启动碳中和示范小区、街区、企业、景区等试点,全市首个全部采用被动式低碳小区投入使用。花园路通过“光伏+储能”方式实现零碳照明,北沟村完成142户光伏发电设施安装并接入电网。农田增汇试点“基于微气候管理的封闭式碳-氮-水耦合循环农业系统研究示范项目”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21世纪》: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
齐力:以气候投融资为手段,落实“双碳”战略部署,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个拟入库的绿能项目带动投资约80亿元,截至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89.16亿元,相比年初增加10.81亿元,通过气候投融资实现资金快速集聚,为服务首都“双碳”战略,为实现密云区“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通过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密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一微克精细化治理示范项目获得2022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工程金奖。2022年,PM2.5年度均浓度、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一。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密云水库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动态达到100%。森林蓄积量达525万立方米,湿地面积1.9万公顷,野生鸟类增至406种。生态状况良好,生态状况指数居全市第一。
借助气候投融资试点优势,密云区在产业布局、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园区5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230家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195项创新成果被认定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实现碳排强度持续下降,经济质量稳中向好。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城东区主要聚焦气候领域,“1+5”科学设施聚集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系列科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密云区气候投融资提供强大科技支撑。2022年8月,密云区和清华大学成立了密云水库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聚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水机制”五水协同与保护治理领域核心开展研究。
我们结合密云资源和地理环境,制定《密云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密云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管理办法》《密云区气候友好型企业入库管理办法》(初稿)等标准。通过实施“煤改电”“油换电”项目,带动用能终端电气化;实施“自产绿能”项目,带动本地能源脱碳化;实施国土绿化项目,带动固碳增汇规模化;实施“一行一品”项目,带动金融创新特色化;实施“数字化”项目,带动服务体系智能化。
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21世纪》:在进行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同时,密云区也在建设“无废城市”,其建设总体目标是什么?
齐力:“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希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密云水库水质持续优良,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与水源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全市领先,形成生态涵养区“无废城市”建设模式。
密云区是“十四五”时期北京市首个建设“无废城市”的行政区,通过创建“无废城市”,使密云区固体废物治理水平登上新台阶,进入首都第一梯队。
《21世纪》:“无废城市”建设的内容要求有哪些方面?
齐力:密云区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密云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内容落实“无废城市”建设。首先是顶层设计要抓好。包括建设路径探索、规划衔接、智慧监管和体系建设等不同方面。具体而言,“无废城市”建设要深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科学准确做好废物分类、数字化赋能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等各个方面。同时还要兼顾“无废城市”建设与密云区总体规划的衔接。
其次要做好水资源保护。通过对水库上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调整种植结构等方式促进水库上游流域总氮削减,守护好首都的一盆净水。
然后,要推广绿色农业,促进特色农业循环发展。包括畜禽养殖绿色循环发展、农作物种植绿色循环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循环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占比达到5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9%。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15%。同时拓展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
《21世纪》:除了农业、水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外,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方面是否也有“无废城市”相应的建设要求?
齐力:我们强调绿色生产,降低工业固废产生强度。推进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企业开展绿色生产。预计到2025年,全区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0%,重点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幅度达到5%。同时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管理能力,推动关停矿山开展绿色生态修复。
同时,我们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培育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化生活垃圾治理和宣传“无废”理念几个方面。包括餐饮、外卖、批发零售等重点行业的降塑减排,生活垃圾的全过程管理,同时,还要创建“无废小区”“无废机关”“无废校园”等“无废细胞”20余个。
最后一点是要发展特色旅游。要创建一批“无废旅游”示范单位,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基地,发展智慧旅游,通过构建“云游密云”智慧文旅平台,推动基于5G、超高清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此外,还要将无废理念与特色文旅相融合,借助“北京密云·波尔多葡萄酒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传播密云“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及成效。
《21世纪》:目前密云区“无废城市”建设进展情况如何?
齐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无废城市细胞”管理制度,包括评估管理规程、指南、细则以及“无废城市细胞”的资金管理办法四项政策文件。对于参与“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的主体,比如农场、企业、景区等,当他们达到相应的“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要求时,我们将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目前,密云区区域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水工作取得突破。2021年9月,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35.59亿立方米,创造历史新高。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发展向好,蜜蜂文化、蜂业旅游观光、古北水镇、云蒙山等为代表的旅游线吸引大批游客,旅游业变成战略支柱型产业。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是需要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密云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降碳减排的实践,也将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